21日,遵义市统计局公布2019年遵义市经济运行情况: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(GDP)3483.32亿元,比2018年增长9.7%,增速高于全国3.6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1.4个百分点。在贵州省排位从2019年一季度的第8位升至第2位,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排名全省第2。
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431.87亿元,增长5.5%;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.12亿元,增长12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1458.33亿元,增长8.0%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410元,比上年增加4778元。
工业经济持续领跑全省
农业发展趋稳
2019年,遵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.5%,增速比上年提高0.4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2.9个百分点。
其中,工业中的三大类:遵义市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0.9%,提高7.7个百分点;制造业增长12.4%,回落0.8个百分点;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.1%,提高13.1个百分点。
此外,遵义市37个大类行业中,有26个行业实现增长。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、农副食品加工业、酒(饮料)和精制茶制造业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、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15个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。
传统行业也不甘落后,占遵义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近八成的煤炭开采、白酒制造、卷烟制造、电力供应增加值增长20.6%,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8.1个百分点,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82.5%,拉动10.3个百分点。
2019年遵义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57.03亿元,增长5.5%。遵义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05.57万亩,增长0.4%,粮食产量225.74万吨,增长2.8%。
遵义市肉类总产量41.96万吨,比2018年下降4.2%。其中,猪肉产量32.45万吨、下降8.9%,牛肉产量3.74万吨、增长8.1%,羊肉产量1.16万吨、下降1.8%,禽肉产量4.61万吨、增长30.7%。
服务业增速
高于全国1.1个百分点
根据数据显示,2019年遵义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58.33亿元,增长8.0%,增速高于全国1.1个百分点,高于全省0.2个百分点。
2019年遵义市累计接待游客1.93亿人次,增长24.5%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06.3亿元,增长35.3%。其中红色旅游实现综合收入358.92亿元,增长33.8%。
随着交通路网的不断加密和完善,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57.71万人次,增长24.1%;航空旅客吞吐量390.93万人次,增长28.6%,货邮吞吐量0.41万吨,增长56.5%;邮政业务总量13.99亿元,增长20.1%;快递业务量3643万件,增长9.1%。
金融业基本稳定,2019年12月末,遵义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12.93亿元,比年初增长4.1%;各项贷款余额3904.06亿元,增长17%。2019年保险保费收入95.32亿元,增长8.1%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较快,1-11月,遵义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.35亿元,增长22.3%,增速在全省排第4位。
此外,遵义市进出口总额5.23亿美元,增长27.6%。其中,进口1.18亿美元,增长69%,出口4.05亿美元,增长19.1%。
基础设施投资占比高
居民收入稳步增加
随着兰海高速重庆至遵义段(贵州境)扩容工程、遵义至余庆高速公路、湄潭至石阡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的深入推进,遵义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31.5%,居三大领域投资之首。
2019年,遵义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.5%,拉动投资增长5个百分点。商品房待售面积109万平方米,下降38.5%。
居民收入稳步增加,2019年遵义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52元,增长9.4%,排全省第2位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65元,增长10.6%,排全省第7位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.6,倍差继续缩小。遵义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.99%,城镇新增就业12.6万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.8万人。
遵义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上涨2.0%。八大类消费品呈“七升一降”,除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.4%以外,其他均有不同程度上涨,其中涨幅较大的食品烟酒类上涨4.3%、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.4%、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.3%。